大家都知道,教育对每个中国家庭来说,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家长们宁可饿肚子,也不会亏待孩子的教育。在现如今这个科技日新月异,急速变动的时代,我们应该让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才能不被落下?教育领域在未来又会怎么发展?

  王煜全在专栏“前哨·王煜全”中分析了这个很多家长都十分关心的话题。我们一起听听看。

  他认为,中国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在传统中小学教育领域里,孩子能接触到的周边产品无非就是网络教学、教辅材料和家教培训这几样儿,只是传统教育的简单延伸。但实际上,就算有再好的网校、再好的家教、做再多的习题,孩子也还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大家的目标也没有任何改变,那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削尖了脑袋要考上个好大学。这也是好多有能力的家长把孩子往国外送的主要原因。

  大城市相对还要好一些,起码孩子的眼界和接触面都是有一些保证的。但在一些中小城市里,教育现状更不乐观,很多都是中学毕业就等于失业,高中三年出来未必就比蓝翔技校顶用。所以我们已经看到了,传统教育本身的弊端,这种状况下是必须要改革的。改革的方向大概有这么几个:

  首先是英语教育,新东方就是典型代表,虽然托福,GRE的市场已经接近饱和了,但有新的增长点。比如说外教一对一练口语,就像驾校一样,每年都会有新增用户要学英语,要过关。

  其次是IT教育。王煜全说啊,IT在未来,会是一个有巨大空间的支柱产业。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我们的IT教育好多还是以在职培训为主,而且往往是给你好多承诺,比如说学了就能让你找一个好工作啊,能挣多少钱啊什么的,但你接受完培训以后,它就不管你了,还是得你自己去求职。而想进BAT这种好公司是非常难的,投入产出比很低,最后的效果就很不理想,所以说,现在的IT教育其实并没有做大。

  为啥中国教育的现状不太理想呢,是因为大家没有放开思路,我们要先明确未来的教育到底应该教孩子什么。邓小平说过一个口号是教育要面向未来,那啥是面向未来呢?要从未来需要的核心技能入手,王煜全就认为,第一,未来的核心技能一定得是IT化的,IT就相当于未来的英语,像Facebook、Google这样的公司都已经直接从中国招人了,换句话说就是,优秀的IT人才,在中国面试以后就可以直接被招到Facebook去,美国公司会帮着把所有手续都办了,然后还给你很高的薪水。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激励,相当于不是在中国只能找中国的机会,而是我在中国就能找到全球的工作机会。再强调一下前提,你得是个好的IT人才才行。

  IT教育的核心应该是技能型,也就是说,上手就能开展工作。IT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教育和应用是分不开的,高校里的教授并不能直接去某个行业领域里去指导人家工作,教育,科研和实际产业之间的区隔还是相当大的,但是如果计算机系的教授们到一个公司去,那直接就可以指导工作,这是因为在IT领域里,教育和实战是结合得非常紧密的,应该让我们教育出来的孩子们能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第二就是现在国际上有个教育新趋势,叫做STEAM,也就是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的合称。国际上认为,未来培养的孩子应该是能够随时发现各种社会问题,并能够自己去动手解决的。一旦孩子具备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这5大技能,就意味着他发现的任何一个问题,都能够自己动手去解决掉。王煜全就认为,中国未来的中小学教育必然要向STEAM转向。就连国外很多考试也都发生了转变,不再是以机械式的,一问一答的考题为主。孩子们最核心的能力就是创造力,所以未来的考试应该是开放式的,我给你一个问题,请你去找到答案,找到解。不管什么解,只要能解决问题就都是好的。

  第三就是艺术教育和创造力的教育会大行其道。我们都在说现在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得那么快了,这时候大家就得思考,什么才是人工智能不能替代的,答案肯定是艺术和创造力。比如说,迄今为止人工智能撑死了只能写一些蹩脚的诗,还远远做不到写小说的地步。反过来讲,人工智能大量替代了人的重复性劳动,就会让我们创造力和劳动力的价值被大大提升。

  未来的人需要机器智商。知道怎样调用机器为自己干活。比如说,当世界上有一万台机器为你干活的时候,你会比一万个人给你干活赚的钱还多,这就叫机器智商。

  总结一下就是,未来教育的核心是教什么。要教IT、教STEAM、教艺术和创造力,教怎么使用人工智能,提高机器智商。

本文源自:得到App“前哨·王煜全”订阅专栏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禁止任何网站及个人进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