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太多,学不过来,反而不知道该学点啥了,怎么办啊?  

嗯······要不,就······焦虑吧?  

学习的第一推动力  

有那么多知识需要学,可自己却无从下手,焦虑一下也是应该。  

况且,现在流行一个说法:人,生而懒惰,学习,天然辛苦。因此:学习,是一件反人性的事。  

哈哈,你看,如果我们老想着要做一件反人性的事情,不焦虑才怪呢。  

不过,要这么说,那些爱学习的人,岂不是快要没人性了——压力山大啊……  

扯远了,让我们回到主题里,我们刚才提到:  

(1)我们觉得自己要学的知识太多,不知到底应该从何入手?  

(2)而学知识又是一个很辛苦的事情,要凭借毅力才能坚持,所以这是逆人性的过程。  

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克服自己的懒惰,凭借坚强的毅力,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对不对?  

我觉得这个结论,貌似正确,实际并不完全。。。甚至可能会让人误入歧途。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学习根本不是一个逆人性、需要坚强毅力的过程。恰恰相反,学习是最容易产生愉悦心流的事情,学习就是人之天性。  

甚至学习不仅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类近亲猴子的天性。有研究发现,猴子在没有任何外部奖惩的机制下,自己就会投入精力研究如何打开笼子里的一把锁。  

而作为人类,正是由于有探索奥秘、发现新知识的天性,才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积累创造了今天的丰富知识。  

事实上,世界上本没有知识,人探索的多了,才产生了知识。  

可是,为什么我们现在一提到学习,就觉得是一个很辛苦、逆人性的事情呢?  

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总觉得学习最重要的能力是掌握知识,因此要头悬梁,锥刺股。  

然而对于真正会学习的人而言,其实他们并不是简单地靠着毅力来学知识——相反他们有一个隐形的关键能力,这个能力往往把“会学习的人”和“想学习的人”区分了出来。  

这就是:提出问题的能力。  

记住:真正要学习往往不是如何记住知识,而是如何提出问题。  

学习真正的动力不是来自记住知识,而是发现未知,探索好奇,研究问题,克服困难。  

我们在解答疑惑的过程中,会聚精会神,会充满斗志,会沉浸其中。我们在记忆概念答案的时候,却抓耳挠腮。  

你一定有这样的经验,当你专注于研究探索你好奇事情时,你真的会沉溺于学习无法自拔,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而让你死记硬背的时候,你一定更多地是充满绝望。  

所以,如果我们只能提升一个学习能力的话,那就聚焦在如何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因为,提出你感兴趣的问题,将是你开展学习的第一推动力,剩下的学习过程,都可以因此自然发生。  

所以,当我们遇到很多知识,不知道该学哪个的时候,我的答案总是:如果你不知道你该学什么,就去学你最好奇的。  

提问能力是一系列的能力集合  

知道、记住“学习的起点是问题”很简单,可是,要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却并不容易。  

因为,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改变的并不仅仅是理念,而是整个学习流程体系——从学习方法、辅助工具到习惯培养的一系列内容。  

比如,说是学习的起点是问题。可是,你一具体操作起来,就会发现:  

我过去没有提问这个习惯,不知道该问什么问题啊?  

或者我每天工作很忙,没时间想问题啊?  

又或者,如果我想出很多问题,可是还是回答不了啊……  

类似的一系列问题,都是我们要去面对和解决的。然而,很少有一本书或文章,帮我们回答这些问题。  

我自己在践行中发现,任何一个习惯和能力的培养,真正的阻碍往往在执行的细节里,正是这些具体的操作障碍,影响了很多人学习能力的提高。  

因此,接下来我稍微多说几句细节的方法,希望对你实际训练能力时会有帮助。  

书归正传,在实践中,我把培养提问的习惯,分成两个环节:  

(1)提出问题;  

(2)处理问题。  

我们这篇文章,主要讨论提问能力,就让我们聚焦在第一个问题吧。  

说到提问题能力,我发现有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人们一旦开始训练自己提问能力的时候,就发现自己——提不出问题。尤其是当你提问提过3天之后,似乎所有问题都被我们问完了,剩下的事情似乎都没毛病啊~Everythingisok(一切都没问题),你让我提什么?  

有一次,我们团队开月度反思会,轮到一个刚入职的新同事发言时,他说:我找不到要反思的内容,感觉就是正常工作,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当时我就一巴掌抽到自己脸上——好在是在我脑海里抽的……  

我怎么忘了提醒,提问不是遇到问题才进行的——相反,极端点讲,你得有种“鸡蛋里挑骨头”的精神。  

我们觉得自己没问题,就等于我们真的没问题吗?当然不是。不是没有问题,是我们没有发现问题的能力。  

我当时问这个同事:你今天的工作,如果换一个你认识的最优秀的人来做,他会和你的做法一样吗?  

同事立刻明白了,对自己“正常”的一天,可能对别人就是“不正常”的一天,只是自己没有发现而已。  

我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提问这件事情,没我们想的那么简单,是需要用心挖掘的。  

既然提问的内容很重要,那我们怎样才能找到比较好的提问角度呢?  

我有一个小技巧可以和你分享:当你感到自己“动了感情”的时候,就可以动手动脚动脑提问了。  

这里说的动感情,不是说你上大街看到美女或帅哥,就上去动手动脚,向人家提问:请问,这块砖头是你掉的吗?  

虽然那也是动感情,也是提问。。。但是,那个跑题了!  

我们这里指的动感情是——  

看电影的时候,可以问:为什么这个桥段会让我感动?发生了什么?  

看到喜欢的电子产品时会问:为什么这个产品让我这么喜欢,是什么让它与众不同?  

看小说入迷到忘却时间会问:为什么我不由自主地沉溺到这段剧情了?  

点完付款按钮之后,会问:我为什么又剁手了,怎么会这样?我是谁?我在哪里?要到哪里去……  

哈哈~  

事实上,所有让你“感兴趣”、想要弄明白的事情,你都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这首歌这么好听?为什么金融业的人收入那么高?为什么老板最近看我的眼神不对了……  

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提醒自己,要有意识地追问原因。  

因此,每当我意识到自己被一件事物击中了某种感情的时候,我就会拿出手机,记录下我的感受和问题。  

这些积累的问题,都是激发我学习新领域的星光火把——往往我会因为对一个问题的好奇探索,最后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学习。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因为想了解如何能让员工学习能力提升,结果后来反而在学习和知识管理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结果你才能看到《好好学习》和今天的文章,哈哈~  

当然,除了随时随地对感兴趣、好奇的事情提问之外,我还会在每日晨修之时列一个问题:“昨天发生的事情里,我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  

我把记录晨修日记的过程,当作训练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思考训练,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不过,这个方法只是辅助,目的是有一个固定时间提问的仪式感,提醒自己更好地坚持下次。  

好了,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1、一个重要的学习理念:学习的起点是问题,而不是知识。  

2、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看似简单,可是能持续做到并不容易,是一系列能力的综合体现。  

3、有一个技巧可以帮助训练提问能力:在自己动感情的时候,赶紧动手动脚,追问问题。  

当然,无论我们文章中介绍了什么方法,都需要践行。正所谓,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来源:i黑马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禁止任何网站及个人进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