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写入了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资深业内专家表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样的提法应是“第一次”!这也表明教育部等四部门近日启动的“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确实是要动真格了!

据北京青年报3月3日消息,目前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华杯赛”)已确定暂缓举办、备受关注的“学而思杯”今年也不再举办,由培训机构主办的多项数学“杯赛”被紧急叫停。除了各种比赛被叫停,连长期参与培训的家长微信群,为了防止被查,都连夜改了微信群名,删掉“数学”、“牛娃”等敏感词汇。

围绕中小学生减负以及新轮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行动,多位业内专家近日分享了他们的看法。

作为校外培训行业大佬,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的表态令人关注。据媒体报道,他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比较反对超常教育、超前教育,6岁的人去学15岁的东西。中国的教育一是要下降教育难度,二是要关注学生的特长教育、全面发展。最近一年,教育部和中央领导所说的教育减负是一个大话题。在这个意义上,整顿培训机构的超前教育和增加学生负担的大教育是正确的。另外,关注学生在培训机构的安全问题,包括家长交费的安全问题(因为每年都有跑路事件)以及校园环境安全也很有必要,非做不可。

俞敏洪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政府也要有另外一些关注点,比如公立学校老师私自代课的问题。这对学校里的学生造成了严重不公平的倾向。有些公立学校的老师课上真正重要的内容不在课上讲,课后收学生的钱再讲。这是肯定不行的。”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党委副书记陈国治表示,产生校外培训种种无序和违背规律的各种乱象的一个重要根源是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明里暗里的条件要求助推的,真正切断这一关联,才是釜底抽薪之策。中小学校和教师更好地做好学校教育的本职,也是为校外培训降温的重要支持行动。

他表示,在严格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针对实际存在的学科学习差异化多样化需求的现实,发挥规范的校外培训机构“有益补充”同时,应当出台鼓励中小学校这支教育正规军主动有效供给的激励政策措施和经费筹措方案。比如,允许学校在规范的标准和条件下,适当地开展基于真正的学生需求和自愿的课外辅导培训,允许适当地收取费用。当然,这必须要有相应的规范制度和教育督导监管。

教育不能仅仅看证书,而且数学竞赛应该是给少数对数学有着特别兴趣、有天赋的孩子参加的,是来展现思维的神奇,数学魅力的,拿它作为那么多孩子童年的枷锁,违背了初衷。

知乎作者:Yuhang Liu

教育从来都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艺或者引领学生自我发展。如果是从教育的本身目的出发,就应当着重培养每个孩子各自擅长的方面,让喜欢音乐的去学音乐,喜欢体育的学体育,喜欢数学的,只要他能接受,初中就学群论也没什么不可以。但是这样理想化的目标自然是很难实现的。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教育的定义,恐怕不是“因材施教”,而是一个统一的标杆,一次基于高考而产生的资源再分配、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各方面提升的一个机会。所以大家会觉得教育公平比教育的内容更重要。即使教的东西没有意义,但只要大家都学一样的东西,都考一样的考试,都按一个标准阅卷,那家长们也能达成一个动态平衡。因为大家关注的都是“能考上什么样的大学”“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出国机会怎么样”“有没有进体制内的机会”等等,你觉得有多少家长在乎自己的孩子到底学了什么东西?在这种环境下,大家关注的是教育能够带来的资源再分配,而不是教育本身。

知乎作者: loasa 混迹于中关村文理学院学习中文的物理竞赛生

如果这些奖只是单纯的荣誉,没有什么实际用途的话,大家可能还不会趋之若鹜。但是这些奖项早已成为进入好学校的敲门砖,原本竞技性质的竞赛变成了中考高考一样的选拔性考试。有人可能会说划片招生就解决了这一问题,殊不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让好学生上好学校对于学生和学校是双赢的,凭什么不钻各种各样的空子来达到这一目的?更何况还有大量不那么受限制的优质民办学校的存在。不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四五个数学竞赛倒下了,千万个国学竞赛站起来。就算禁了各种各样的竞赛,好学校总有招好学生的需求,学生也有上好学校的想法,学校如何判断学生的水平,学生如何获得好学校的青睐,必然是有一个评价标准的,只要是有评价,就不可能实现减负。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禁止任何网站及个人进行转载。